京津自行车比赛的主办地
本文转自:今晚报
●津门园忆之中山公园摭忆
京津自行车比赛的主办地
民国时期,河北公园(中山公园的曾用名,下同)内有顺直咨议局、法政研究所,还有商品陈列所、图书馆、美术馆等,俨然成为天津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此外还是体育活动的聚集地。1923年至1924年,京津自行车赛车会举办两届京津自行车长途比赛,河北公园分别为比赛的终点和起始点。
京津自行车长途比赛,由京津自行车赛车会组织。该会由北京德华银行总经理鄂葛岭发起,会员有220多人。早年的自行车多为舶来品,价值不菲,此前的赛车只在京津城市内举行。
1923年5月,德国人鄂葛岭和中国人李德勤发起京津自行车比赛。第一届比赛于当年6月3日举行,起点为北京朝阳门,至通县转向天津,骑到天津河北公园门前为终点。举行这样大的比赛,事先要做好赛事申请,需要得到京兆署及天津警察厅同意,以便派员做好赛道秩序维护。此外,还有设置赛事稽查员,跟随选手一起比赛,以求得赛程的公正及引导。另外,还配置救生车,上有医生及救护人员,以备选手中途的抢救治疗。由于在公路上举行赛事,往来车辆络绎不绝,预防途中发生危险,必要路段增设交通岗警,指挥人马车辆,疏导交通。此项赛事得到官方及中外人士的重视。
第一届比赛有64名选手报名。上午6时由北京朝阳门出发,限时到达天津河北公园。据1923年6月3日《大公报》报道,第一名7号,为北京商人张德全,11时16分到达河北公园;第五名12时10分到。颁奖大会在河北公园举行,冠军奖励银杯1只,德国手表1只,自行车1辆,大洋100元;亚军奖漆瓶1只,自行车1辆,大洋50元;第三名奖银杯1只,自行车1辆,大洋30元;第四名奖银杯1只,大洋30元;第五名奖银杯1只,大洋30元。其余选手奖品多为绸巾、洋袜、手套、香皂及零星物品。前五名挂金质奖章及绶带,上刻文字“京津第一次赛跑脚踏车会第几等奖”,正面有自行车图形。当天,天津省市机关官员、各社会团体士绅应邀出席颁奖仪式。据报道,“到场观众,颇为拥挤,洵盛举也”。
第二届比赛在1924年4月25日举办。比赛分三个方队,起点由河北公园正门,至终点北京朝阳门。第一方队为学界人士,上午6时出发;第二方队为商界人士,上午6时30分出发;第三方队,为军界人士,上午7时出发。当天,终点在朝阳门外东大桥关东店前,赛会主办方支搭接待席棚,预备茶点。上午11时10分,学界46号选手、北京孔昭学校补习所学生刘华庭到达,获得第一名。随后至午后1时40分,共计43人骑到,均有奖金。余下超时无效。选手休息完毕,中奖者分乘汽车或骑着自行车,回到河北公园,参加颁奖大会。据载,这天狂风大作,比赛中因有车碰撞、损坏等情况,中途返回者不少。